近日,產業戰略研究著作《趙福全論汽車產業》系列叢書第二卷由機械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這是自2017年第一卷問世以來,“趙福全論汽車產業”系列叢書又一次為汽車行業奉獻頂級戰略專家價值巨大的思想盛宴,同時也是全面系統呈現趙福全教授最新觀點精華的集大成之作。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驅動汽車產業發生全面重構,諸多變化接踵而至:中國汽車市場結束快速增長階段,競爭日益激烈;汽車產業邊界不斷擴展,合縱連橫精彩紛呈;汽車能源革命持續深化,汽車互聯革命和智能革命方興未艾,加之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汽車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當此之際,無論政府、行業,還是企業、個人,無不迫切需要以系統前瞻的創新思維,重新審視自身的轉型戰略、發展路徑與實踐舉措,以有效應對挑戰、把握機遇。為此本書以戰略篇為總領,從產業、企業、技術、人才四大維度,提供頂級智庫領軍人的思考、判斷與智慧。借鑒鞭辟入里的智者心聲,獲得庖丁解牛的透徹答案,以共同實踐產業升級、企業發展與個人升華。
本書內容豐富,觀點精辟,既有對汽車產業經典話題的系統論述,更有對產業最新熱點的清晰闡釋。在戰略層面上,趙福全教授預判了疫情對汽車產業的影響,指出此次疫情或將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拐點,汽車供應鏈布局將在競爭力和安全度之間的平衡中更向后者傾斜,同時汽車新四化并不會由于疫情而改變或中斷,企業切勿放慢創新步伐。論述了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路徑,指出新時期汽車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科技創新中的戰略地位將進一步加強,并就地方政府如何依托載體性、拉動性的汽車產業,加快實現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切換,給出了具體而完整的方法論。剖析了中國汽車科技創新體系的癥結,指出應全力打造一個貫穿全創新鏈條、覆蓋全項目周期的新型科技協同創新平臺。梳理了未來交通與社會視角下的汽車產業發展脈絡,指出必須回歸交通的本質即滿足人類的移動出行需求,才能真正解決交通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為此應思考未來人類的生活方式,確定未來城市應具備的功能,以此反推未來交通的解決方案以及未來汽車的屬性能力。
在產業維度,趙福全教授描述了汽車產業變革的全景圖,指出三大革命帶來六大革命性變化是本輪產業變革的驅動力,由此產業價值鏈、產業格局、產品屬性以及產業內涵外延都將發生重大改變。完成了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理論及方法論的創新,提出了產業重構落地的“1+1+1”商業模式和從“制造”進化為“制造+服務”的“新長尾理論”。研判了中國汽車銷量的未來走向,指出中國汽車市場已進入微增長的新階段,盡管短期下行壓力較大,但是未來潛力依然可期。解讀了汽車相關政策及關鍵問題,包括限行限購、雙積分、碳配額、地方保護、汽車稅制等。
在企業維度,趙福全教授強調了顛覆性認識與持續性實踐的重要性,指出大企業能否轉型成功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認識問題,最終認識的深度和實踐的力度是企業能否抓住產業重構機遇的關鍵。剖析了自主品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指出縱向上的能源革命、智能網聯革命和全新產業生態與橫向上的本土作戰、國家資源和品牌重塑,是自主品牌車企必須努力把握的歷史契機。比較了汽車產業生態各類參與主體及其模式的異同與優劣,指出汽車與信息通信產業雖在產業鏈、企業、產品等層面都存在固有的不同特點,但前者仍可在扁平化的組織結構、高效的決策機制、傾向高利潤環節的業務布局以及“軟硬分離”的產品開發模式等方面借鑒后者。論述了企業發展的若干核心問題,如中國車企如何“走出去”、供應鏈企業如何加快做強以及中小企業如何應對智能制造升級挑戰等。
在技術維度,趙福全教授辨析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選擇的關鍵問題,指出傳統發動機是通過機械實現動力輸出可變,而發動機與電機電池共同作為動力源是通過機電耦合實現動力輸出可變;插電式是延續發動機作用的一種高度靈活的混動解決方案,而增程式則是一種可解決充電問題的電動車;燃料電池汽車在中國應該以商用車優先切入,并為乘用車儲備技術;最終汽車動力源的轉變將是一個漸進的長期過程,“能源多元化”應是國家秉持的戰略。梳理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發展策略,指出以車輛為節點,在產品全生命周期內實現與外部人車路網的全方位連接與交互,將給汽車產業帶來全新的服務內容、商業模式與潛在價值,為此必須著力解決國家頂層設計、法規標準體系、相關核心技術、創新商業模式以及本土車企實力等多方面的不足。闡釋了汽車產品平臺戰略的內涵與最新發展,指出平臺的關鍵在于尋求共性與個性的最佳權衡點;而處于后發趕超位置的自主品牌,恰有機會重新系統梳理自身的平臺戰略。
在人才維度,趙福全教授解讀了未來汽車學科的重要地位和發展趨勢,指出汽車產業作為技術、應用、創新、價值、集成和成果等的綜合性載體,其地位和作用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同時在當前產業的“跨界”熱潮期和創業高峰期,汽車人才將擁有比昔日更為豐富和精彩的多種選擇。構建了研究汽車人才需求變化趨勢的創新方法論,建立了三維的人才特征評價指標體系,以此繪制了未來汽車人才的特征圖譜。論述了汽車海歸群體的新使命和新作用,指出新時期海歸人才更應在國際化和正規化方面發揮自己的特殊作用。
本書的體例與第一卷一脈相承,是將趙福全教授以各種不同形式分享的諸多觀點,進行精心梳理、核對、提煉、修訂,最終匯編而成。為了與產業重構不斷深入細化相呼應,編者劉宗巍在繼續編入很多重量級的戰略宏論之外,特別注意增加了趙教授對很多具體關鍵問題的深入研究與系統分析,包括一些在學術論文中發表的重要結論,從而進一步形成了戰略與戰術的相互統一,這也是本書有別于第一卷的特色之處。
本書共計編錄文章46篇,分為戰略篇、產業篇、企業篇、技術篇、人才篇五個部分,全面論及了汽車產業的方方面面。按照本系列叢書的編錄模式,每篇之下的文章排序以內容相近為原則,文章前面附有提示要點的“精彩語句”和“編者按”,文章最后則有記錄出處和時間的簡介,以方便讀者了解每篇文章發表的背景。
全書體系完備、脈絡清晰,系統涵蓋了汽車社會、產業、企業、產品、技術和人才等各個層面,全面涉及到現狀分析、癥結識別、方向判斷、未來目標、發展路徑和具體措施等諸多要素。因此,《趙福全論汽車產業》系列叢書第二卷也可視作汽車產業的解惑之作,無論主管部門、行業組織,還是各類企業、研究機構,無論高層還是基層,甚至學生,都能從中覓得“養分”。
趙福全教授簡介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TASRI)院長,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FISITA)終身名譽主席。目前主要從事汽車產業發展、企業運營與管理、技術路線等領域的戰略研究。
在美日歐汽車界學習、工作近二十年,曾任美國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研究總監(Research Executive)。2004年回國,先后擔任華晨與吉利兩家車企的副總裁、華晨寶馬公司董事、吉利汽車(香港)執行董事、澳大利亞DSI控股公司董事長以及英國錳銅公司董事等職。作為核心成員之一,領導參與了包括沃爾沃在內的多家國際并購及后續的業務整合。2013年5月加盟清華大學。
現任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首屆技術領導力會士,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會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首屆會士、理事長特別顧問、技術管理分會主任委員,英文雜志“汽車創新工程(Automotive Innovation)”創刊聯合主編,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副理事長,以及多個地方政府及多家企業的首席戰略顧問。
作為特邀主持嘉賓與鳳凰網共同創辦了鳳凰汽車《趙福全研究院》高端對話欄目,迄今已與行業領袖及知名企業家等重量級嘉賓進行了66場對話。
主持開發過近20款整車及10余款動力總成產品,主導完成了各類重大戰略及管理咨詢項目150余項,擁有授權發明專利300余項,已出版中英文專著10部,其中一部英文專著已被譯為中文,發表中英日文論文300余篇,在主流報刊媒體上發表產業評論100余萬字,在重大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200余場次,獲各類重大獎項30余項。
編者劉宗巍博士簡介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副研究員,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主要從事汽車產業發展戰略、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及技術路線評價與決策等研究。
吉林大學(原吉林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博士,麻省理工學院(MIT)斯隆汽車實驗室訪問學者。博士畢業后一直追隨趙福全教授左右。曾在吉利研發一線工作六年,歷任吉利汽車研究院技術管理部副部長、項目管理部一級高級經理、產品戰略及策劃部部長、院長助理(副院級)等職,直接領導過企業產品戰略、技術、項目、知識產權以及商務等五大業務板塊的技術管理工作。
2014年入職清華大學至今?,F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技術管理分會秘書長、人才評價工作委員會首屆委員,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常務理事,英文雜志“汽車創新工程(Automotive Innovation)”副主編。
近年來承擔及參與國家、行業以及企業戰略研究項目40余項。領導編撰企業、產品及技術戰略等各類研究報告,合計近百萬字。已發表論文50余篇,出版著作7部。經常受邀在行業重大論壇發表主題演講或在行業主流媒體上分享觀點。獲中國汽車工業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2017),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2018)。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2012)、浙江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2012)以及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2016、2018)。
行業大佬傾情推薦
付于武(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譽理事長)親自為叢書作序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格局進入全面重構時期,中國汽車強國建設邁入全新歷史階段。諸多因素相互交織,國家究竟如何庖丁解牛,做好頂層設計;各方力量縱橫捭闔,行業需要怎么穿針引線,強化優勢互補;幾條路徑晦暗不明,企業到底怎樣才能曲徑通幽,實現后發趕超。凡此種種難題,在叢書中都有相應的解答或闡釋,或簡明扼要直指要害,或旁征博引開具良方。我認為,行業內外、各個層面的諸位同仁們都應當閱讀此書,相信必將開卷有益。
向廣大汽車同仁們鄭重推薦《趙福全論汽車產業》系列叢書,這是福全教授多年歷練、深入研究、系統思考所得成果的集大成之作。叢書幾乎論及了與汽車產業相關的方方面面:上至國家,透徹解析汽車產業發展戰略;中到行業,全面梳理諸多難解問題;下對企業,清晰指引自主發展方向。無論主管部門,還是行業組織,亦或各類企業,都可以從這套綜合論著中獲得重要參考。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百轉千回,洶涌澎湃;真假專家,遍地都是;研究文章,汗牛充棟;唯有福全教授,干過外企、國資、民營,熟悉開發、經營、戰略,精于分析,善于表達,轉行產業研究,實乃行業幸事!強烈推薦《趙福全論汽車產業》系列叢書,相信無論戰略、戰術,宏觀、微觀,還是技術、經濟、人才、管理,都會對讀者大有裨益!
福全教授既是懂技術的管理專家,也是懂管理的戰略家,更是懂產業的思想家。匯聚他思想精華的《趙福全論汽車產業》系列叢書,內容豐富、觀點精辟,涵蓋了汽車技術、產品、企業、行業乃至社會等各個層面的不同問題,對于汽車及相關產業的廣大同仁,絕對是開卷有益的一部重要著作。
汽車產業對中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囤w福全論汽車產業》系列叢書源于產業實踐經驗,又經系統學術梳理,立論高遠而緊貼實際,行文嚴謹而脈絡清晰,為行業發展、企業圖強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和切實建議,相信必將對做強汽車產業和建設健康汽車社會提供寶貴助力。讀罷此書,我為中國汽車產業有福全院長這樣的智者而深感慶幸!
福全教授曾經長期領導本土車企的自主研發大業,并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些寶貴經驗對于我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價值?!囤w福全論汽車產業》系列叢書站在行業高度鳥瞰中國汽車的躍升之路,既有問診自主、建言企業的指點迷津,更有把脈產業、獻策國家的肺腑呼吁,是值得細細品味的難得佳作。
《趙福全論汽車產業》系列叢書第二卷目錄
第一部分 戰略篇
01 疫情對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影響預判
02 關于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戰略思考
03 汽車產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04《中國制造2025》促進汽車產業轉型與升級
05 發展汽車產業支撐地方經濟轉型
06 中國汽車產業科技協同創新平臺建設思考
07 交通的本質與未來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08 站在未來社會、城市和出行需求角度反觀未來汽車
09 跨越洲界和行業的緊密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10 跨界融合、協同創新,構建智能汽車產業生態體系
第二部分 產業篇
01 汽車產業變革的特征、趨勢與機遇
02 應對產業重構需要大智慧、大平臺、多能力、長時間
03 回應董明珠“粗制濫造”論:中國汽車行業之真現狀
04 產業邊界不斷擴展,“狼”和“堅守者”是一家
05 中國汽車產業兩極分化將急劇加速
06 汽車產業業態重塑的特征與轉型策略
07 你可以任性
08 高端智庫大有作為,汽車共享是產業未來
09 論新能源汽車、限行限購及整零協同發展
10 碳配額、“雙積分”法規迷霧待清
11 新能源汽車產業地方保護問題及解決對策
12 中國汽車產業稅收分配機制剖析及改革建議
第三部分 企業篇
01 顛覆性的改變取決于顛覆性的認識和持續的產業實踐
02 中國汽車為什么沒有世界品牌?
03 自主品牌車企迎來歷史機遇
04 本土企業要在合資股比開放前盡快做強
05 汽車企業與信息技術企業產品創造模式對比分析
06 中國汽車2.0時代,零部件企業如何“居危思?!??
07 關于中小企業如何應對智能制造升級的思考
08 中國車企需謹慎赴美
0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0 績效考核的價值與方法
第四部分 技術篇
01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策略選擇關鍵問題辨析
02 應理性評估內燃機汽車的挑戰、潛力與機遇
03 汽車產業核心技術掌控力評價體系
04 未來汽車技術“五化”發展趨勢
05 中國乘用車自動變速器產業發展戰略
06 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問題思考
07 中國車聯網產業發展現狀、主要瓶頸及應對策略
08 城市智能停車模式探索
09 實施平臺戰略的價值與路徑
第五部分 人才篇
01 集大成的汽車產業為人才提供無限發展機遇
02 未來汽車人才的需求變化與發展建議
03 新形勢下的汽車人才戰略思考
04 以敬畏心和責任心踐行新使命
05 海外汽車華人的使命與作用
關于趙福全
關于編者
圖片新書發布特惠價,掃碼即可下單